香港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

香港知识产权行业分别占本地生产总值及全港总就业人数约三成,对香港经济极其重要。
 
在香港,知识产权创造者、拥有者和使用者包括电影、电视节目、音乐和书籍出版等创意产业,科技界和工业设计界,以及大学和研发中心的知识转移处等。
 
在知识产权贸易活动带动下,各种专业支援服务需求庞大,包括法律、金融及顾问服务。香港是区内首选的知识产权业务枢纽,各类专业服务一应俱全。
 
详情
 
中央在2021年发布的《十四五规划纲要》中表明,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。此外,《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》中提出完善知识产权法例架构,其中包括修订《版权条例》。
 
知识产权由专利、商标、外观设计及版权等法定无形资产组成。一般来说,知识产权贸易是指通过协议进行知识产权买卖、转移或授权,让取得知识产权一方根据双方同意的条件使用知识产权。
 
香港是亚洲商业枢纽及采购平台,多年来一直是各类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,并在知识产权价值链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,促进区内的知识产权贸易。
 
本港的优势在于法制完善、财务资源充裕以及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健全,并有大量知识产权专家为相关行业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。
 
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,深圳—香港—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在百大集群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东京—横滨集群。随着香港发展成为重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平台,以及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门户,预料知识产权业将在大湾区的科技及创新领域担当关键角色。
 
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,2023年,香港是全球第13大专利申请中心,大部分申请来自海外,其中非居民专利申请2占2023年的申请个案总数约97%,而这些非居民专利申请主要来自美国、中国内地、日本、瑞士及英国。
 
除了既有的再注册制度之外,香港政府于2019年12月推出原授专利(OGP)制度,为专利申请人开辟直接途径,在香港寻求长达20年的标准专利保护,而毋须先在香港境外注册3。这个制度更加方便快捷,有助吸引更多专利申请。首宗原授专利申请于2021年获批。截至2025年2月,知识产权署共收到1,032宗原授专利申请,其中53.2%来自非居民申请人。这些原授专利申请涉猎电学(包括物流及人工智能等)范畴的为数最多,占已收到申请的47.7%,其次是机械工程(包括消费品及家具等),占34.8%,化学则占17.5%。
 
香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需要以创科成果赋能不同产业,既着力壮大新兴产业、培养未来产业,也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与保护至关重要。
 
知识产权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,对于技术创新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。香港高度关注知识产权。早在2021年3月中央公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(《十四五规划纲要》),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。
 
2023年5月,香港的《版权条例》修订生效,旨在更新香港的版权制度,满足数码时代的需要。一些重要修订包括因应最新科技发展,为版权拥有人引入科技中立的专有传播权利,以及引入「安全港」制度,以鼓励联线服务提供者与版权拥有人合作打击网上盗版活动。2025年初,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《版权条例》,包括修订条文,以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其对版权的影响。
 
百利来提供国际知识产权服务,专业致力于全球商标注册、商标变更转让续展、商标评审等确权维权业务及全球版权登记、国际专利等配套服务,因为专业,所以值得您信赖。如您有任何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,都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来电咨询,您将获得一套免费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!
最后更新时间:2025-06-25 阅读:103次

资讯中心相关内容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