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试水“银色债券”首日认购金额翻番

  7月26日,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首批为期三年的银色债券,让年满六十五岁的香港居民认购。首批银色债券的目标发行额为三十亿港元,年期为三年,债券持有人将每六个月获发一次与本地通胀挂钩的利息,但息率不会少于两厘。中银香港以及汇丰银行作为此次债券发行的联席牵头行。
  “在低息的环境下,2厘的回报对长者非常有吸引力,首日认购十分踊跃,相比此前iBond首日的认购人数增加80%,认购金额增加一倍,平均认购达到11手。”中银香港全球市场助理总经理张颖思在记者会上表示。
  她续称:“按照目前的认购情况,30亿港元的额度很可能会超额。符合申请资格之65岁长者约有110万人,参考iBond6约50万的认购人数当中,约13%为长者,总数约6.5万人。”
  相比特区政府此前推出的通胀挂钩债券iBond,银色债券并不设二手市场,也不会在交易所上市。如投资者需要在债券到期前套现,政府将以原价及相应的累计利息赎回债券。
  “政府设计该债券时已考虑多种因素,其中主要希望有稳定回报的收息工具给予长者,在现时通胀较低情况下,银色债券的回报率比iBond高。”她表示,并指出长者如果希望提前赎回债券,可以经过配售银行申请,3个工作日后取回本金及累计的保证利率。
  推动香港债券市场
  一直以来,债券是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短板。
  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,但在金融产品方面,仅有IPO业务一枝独秀,其他产品乏善足陈。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中,只有少数的篮筹股受国际投资者青睐,其余则以本地买卖为主。债券方面,特区政府极少发债,私人企业发债较多,但主要是美元债券 ,而且都是给机构认购,基本上没有零售和二手市场。”某外资银行前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  与银行业及股票市场相比,香港的债券市场规模较小。香港政府于2009年推行政府债券计划,借此扩大本地债券市场。香港政府可发行总值最高为1000亿港元的政府债券,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协助推出债券及推行计划。
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此前表示,发行银色债券可以为年长投资者提供具稳定回报的投资产品,并带动业界开发潜力庞大的“银发”市场,为长者提供更多合适的投资产品,以及进一步提高投资大众对债券的兴趣,以巩固零售债券市场发展动力。
最后更新时间:2016-07-27 阅读:116次

资讯中心相关内容推荐: